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217章 沒有一勞永逸的辦法

關燈
“此書為教吾國人行民權第一步之方法也。倘此第一步能行,行之能穩,則逐步前進,民權之發達必有登峰造極之一日。語曰:‘行遠自邇,登高自卑。’吾國人既知民權為人類進化之極則,而民國為世界最高尚之國體,而定之以為制度矣,則行第一步之工夫萬不可忽略也。茍人人熟習此書,則人心自結,民力自固。如是,以我四萬萬眾優秀文明之民族,而握有世界最良美之土地、最博大之富源,若一心一德以圖富強,吾決十年之後必能駕歐美而上之也。四萬萬同胞行哉勉之!”

“‘白楊’的這本書立意很好,但就是太啰嗦了。”朱鳳看著有些出神的江雪瑩,笑著說道。

“不。”江雪瑩放下了手中的書,看著身邊的夥伴們,輕輕搖了搖頭。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其性質大略有二:其一,反覆闡述民主就是民眾要積極參與政治,知道如何使用自己的權力維護自己的利益,並具體教導民眾如何去建立自己的會社組織,來舉行集會參與政治;其二,不斷詳細重覆各種集會的程序,向民眾灌輸人人平等與理性自律的自覺意識。”水井說道,“如此不厭其煩到瑣碎的程度,今日讀來似乎可笑,但在當今的時代,卻是極好的民主實踐入門操作教程。大概‘白楊’也很希望這本書起到民主實踐入門操作的教材的作用,能夠在全國得到廣泛的推廣。”

“這就是‘白楊’為人所不能及的地方。”江雪瑩說道,“自清末以來,在中國這片土地上,高聲宣叫民主共和、宣叫‘人民當家作主’者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但具體教給民眾如何去實踐民主、教授給民眾‘當家作主’的具體方法的,迄今為止,有且僅有‘白楊’一人而已。”

朱鳳註意到了江雪瑩的臉上因為激動而泛起了一層紅暈,不由得有些驚奇。

在她的印象裏,她一直尊崇有加的江姐似乎從來沒有象今天這樣。

“我們現在是不是應該幫他多做些什麽?”江雪瑩自言自語的說道。

“我們應該讓更多的人看到這本書,實踐書裏的內容。”水井說道,“而且,我們還應該從我們自身做起。”

“可惜‘少中會’那幫人,只願意搞學術研究,不願意加入到現實政治當中來。”江雪瑩聽了水井的話,象是想起了什麽,眼中現出了堅毅的光芒,“我想,該是我們想辦法爭取他們的時候了。”

當江雪瑩來到“少年中國學會”的總部的時候,一場激烈的爭論正在進行之中。

“我們學會因何而發生?乃是有數十青年同志,既慨民族之衰亡,又受現下時代之影響,知非有一班終身從事社會改革之青年,不足以救吾族,於是不度德、不量力,結為斯會,以‘社會活動’為旗幟,奔走呼號,為天下倡。凡加入‘少中’會友一律不得參加現時的汙濁的政治社會中,不請謁當道,不依附官僚,不利用已成勢力,不寄望過去人物;學有所長時,大家相期努力於社會事業,一步一步來創造‘少年中國’。如今我們反而回來了,要走回頭路,這是對本會成立宗旨的背棄!”

“可如今我們已經不能安坐在這裏研究學術了!大家看看,自民國成立之後,軍閥主政而賣國也如故,士大夫之肥家養己與醉生夢死也更有甚於昔日。若不從政治改革轉向到思想改造,達成改造國民性的影響,如何可能救得中國?”

“本會成立的宗旨,是本科學的精神,為社會的活動,以創造少年中國。基於這樣的理念,又有鑒於往日舊政治的教訓,我們才希望學會的會員們遠離現實政治,專心從事社會活動,尤其致力於思想文化的社會傳播,以此為理想中的‘少年中國’打下根基。‘少中’學會非一種綱紀嚴整、規律詳密、服從某一領袖、遵守某一主義之集團,而是一種追求光明的運動。本會堅決反對封建主義,祟尚進取,重視新知識,思想自由,不受約束,雖所持信仰亦不一致。然我會員平日言行一致,以虛偽、敷衍、放縱、標榜諸惡習為戒。故能風聲所播,全國掀動。而今卻要改弦更張,是何道理?”

看著激烈爭論的青年們,江雪瑩想起了自己在學校讀書時的時光,心中禁不住泛起陣陣漣漪。

“少年中國學會”於1918年6月30日,由王光祈、曾琦、黎壽昌、周元、雷寶菁、陳愚生、張尚齡等人在北京發起。此後,經過長達一年的醞釀與籌備,1919年7月1日正式在北京成立。

“少年中國學會”成立不久,便將中國最優秀的青年聚集到了一起。這些充滿理想和激情的青年厭倦了混亂的時代;厭倦了朝秦暮楚的政府,厭倦了現實政治,乃至於厭倦了父兄輩的諄諄說教。他們想要用自己的力量,為混亂的中國,尋一條新的出路。

但少年中國學會的活動,一開始就堅持了會規中“不得參加現時的汙濁的政治社會”的規定,遠離政治活動,而將主要精力放在了社會活動中,包括教育事業、出版事業、新聞事業、以及各種改造個人生活的烏托邦試驗。基於這樣的認知,歸國青年胡適打出的“二十年內不作政治運動”的宣言,得到了王光祈和學會高度的認同,王光祈宣布:“吾人須從今日起,即以畢生精力投之於社會事業。若思想不革新,物質不發達,社會不改造,平民不崛起,所有其他一切政治改革,皆是虛想。”

遠離現實政治,讓少年中國學會有了一種與眾不同的良好氛圍。並得到了外界的高度評價。

在社會活動的基礎上,青年們先後創辦了《少年中國》月刊、《少年世界》月刊以及《星期日》周刊,先後出版“少年中國叢書”30餘種;《少年中國》月刊暢銷九省,遠至日本,影響力與《新青年》並駕齊驅;又成立了“平民教育講演團”,倡導推行了“新村運動”實踐、“工讀互助團運動”實踐。

“我們‘少年中國’的理想,不是死板的模型,是自由的創造,不是鑄定的偶像,是活動的生活。我們各個不同的‘少年中國’的理想,一定都集中在那光明裏成一個結晶,那就是我們共同的‘少年中國’,大家都在共同書寫這一部‘少年中國’史。我們理想中的‘少年中國’,就是要使中國成為未來的大同世界的一部份,使中國人民的風格,制度和學術生活等等都能適合於世界人類進化的潮流。”

“但要救國而又不及政治,這當中乃是具有言行上的矛盾的。本會會員中有信仰國家主義的,有信仰社會主義的,有信仰安那其主義的,而且各會員對於他自己所信仰的主義,非常堅決,非常徹底。如果學會的活動局限在社會活動中,信仰的不同並不是非常要緊的事情;但倘若涉入到政治活動,信仰的不同就足以造成學會的分裂。象甲會員理想的少年中國,容或是過去的德意志;乙會員理想的少年中國,容或是現今的日本,丙會員理想的少年中國,容或是現在的俄羅斯。所以,本會搞社會活動還是搞政治活動、能不能搞政治活動,當有定議。”

“這種主義信仰的不同,不是壞事,反是好事。因為我覺得現在中國人的思想行為,無論在什麽主義之下,都不能生存。要想中國人有適應多種主義的能力,非先有一番預備工夫不可,換言之,我認為當日國人的思想陳舊,不足以成為任何主義生存的基礎土壤,故而首要之務不是決定采取何種主義去進行政治活動,而是先必須用社會活動來更新國人的思想。單純地抄襲美國憲法,模仿英國政治,是不能成功的。我們所做的事情,是一切主義必須的預備工夫,先決問題,是這個預備功夫,也就是革新思想,改造生活。我不是反對鼓吹主義,我是反對專鼓吹主義而不設法訓練。少年中國學會的任務便是從事各種主義共同必需的預備工夫。把這第一段路走完了,再商量走第二段的路程。”

“列寧的俄國定會導致國家權力入侵私人生活,該國列寧等所奉的馬克思之國家社會主義,采集產制度,國家權力甚大,究竟與個人自由,有無妨礙,實在是一個疑問。我極反對機械的個人生活,受這種勞農政府支配的國民,處處都有一種國家權力緊緊跟隨,個人生活便成一種機械了。”

“現今的中國到底應該如何?能夠解決這一問題的,既非共和也非覆辟。如此這般的所謂政治革命對於改造中國完全無能為力,這在過去業已被證明,現在也在被證明著。所以,吾人必須為之努力的,只有社會革命之一途。”

“我們要創造一個天機活潑的生活,打破形式主義,打破不自然的個人生活,我本是一個極窮的小子,未曾受過家庭一文的遺產,也未用過官廳一文的公費。我所有已過去的生活,都是半工半讀。這個世界是我們活動的舞臺,一切不平等、不自然的束縛,我都要徹底的脫離。”

此時,一位操著明顯而濃重的湖南口音的年青人,正在那裏侃侃而談。

“我數年來的夢想新社會生活,一直沒有辦法。去年春季,想邀數朋友在省城對岸岳麓山設工讀同志會,從事半耕半讀,學生每天睡眠8小時,游息4小時,自習4小時,教授4小時,工作4小時。一邊讀書、一邊工作的‘工讀主義’,是一種創造性的新生活;這種新生活,是創造新社會必需的細胞。”

“我希望,新學校裏的學生,能夠成為創造新社會的種子,新學校中學生之各個,為創造新家庭之各員。新學校之學生漸多,新家庭之創造亦漸多。合若幹之新家庭,即可創造一種新社會。此種‘新社會’的藍圖,當要有公共育兒院、公共蒙養院、公共學校、公共圖書館、公共銀行、公共農場、公共工作廠、公共消費社、公共劇院、公共醫院、公園、博物館、自治會等。此種新社會,就是一個個財產公有,共同勞動,平均分配,人人平等,互助友愛的‘共有主義’細胞。”

聽了這位名叫劉德聲的青年關於“新社會”的構想,江雪瑩的眼中閃過一絲訝異之色。

此時,江雪瑩並不知道,在遙遠的廣州,另一位少年中國學會的成員,正在給那位《民權操典》的作者,講述著她在北京的經歷。

“在‘少中’會的時候,實在沒有給人留下半點不良的印象。這與當時很多人所過的黨人政客的生活,和政治上一切勾心鬥角的把戲,真是截然不同,而具有充分的人味。”

坐在岸邊礁石上的楊朔銘,一邊聽著面前姑娘的講述,一面仔細地觀察著她的反應。

傅卓瑤註意到楊朔銘一直在目不轉睛地看著自己,她的心裏不由得一陣慌亂,但語調和語氣並沒有發生什麽變化。

“雖然大家對現實政治往往有自己獨立的認知,但大家有一個共同的底線,就是學會達成理想的‘少年中國’的手段,絕不能是政治的,而只能是社會的。”

“青年人的性子都比較急。”楊朔銘註意到了她雪白的脖頸間泛起的淡淡紅暈,不由得微微一笑,說道,“通過社會改造來造就新中國這條路,路漫漫其修遠兮,我想有部分青年顯然是等不及了。”

傅卓瑤有些吃驚地看著面前這個已經成為自己“丈夫”的年輕軍人,雖然現在她和他之間,並沒有夫妻之實。

眼下兩個人之間的談話,更象是好朋友和同學之間的討論問題,雖然現在是他們倆新婚的蜜月時光。

“你說的一點兒也不差,我記得最後一次參加全會時,黎壽昌同學就首先站出來,要求學會確立自己所信奉的主義。他給出的理由有兩個,一是學會已經有了兩年的切實研究,該對主義問題做個結論。二是這段時間社會上冒出各種團體,都有鮮明的主義的旗幟。有部分會員甚至提出了‘必須采用一種主義,而且必須是社會主義’的要求呢。”

“果然不出所料。”楊朔銘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他沒有對此做出什麽評論,而是取過一個瓷瓶,將裏面的液體倒入了一個青花瓷杯中,遞給了她。

傅卓瑤用雙手接過了杯子,小心地放到嘴邊喝了一口,頓時一股清新之意直沁心脾,她忍不住將杯子裏剩餘的液體也一飲而盡。

“好喝嗎?”楊朔銘註意到她眼中的訝異之色,微笑著問道。

“嗯。”剛才喝下去的飲料味道讓傅卓瑤想起了在北京夏天時喝酸梅湯的時候,她雙手將杯子還給了楊朔銘,楊朔銘看到她一舉一動都透著恭謹和拘束的樣子,不由得在心裏又輕嘆了一聲。

對於傅家送來的這個美女,他這些天其實一直是很犯難的。

傅家的用意,他心裏是非常清楚的,但他現在,是根本不可能拒絕的。

他之前並沒有想到,傅家會和海外華商集團的聯系如此緊密。

而通過和傅卓瑤的談話,他對傅家的了解,又更進了一層。

“你的同學們實際上是在用‘少年中國學會’來表達對現實政治的徹底絕望,表達對上一代先賢志士‘政治改良’理想的否定,也表達了對上一代革命者的‘政治革命’理想的否定。”楊朔銘緊緊盯著傅卓瑤,意有所指的說道,“這個時代輸掉了他的青年們,青年們拋棄了他們的父兄,已經義無反顧的走上了另外一條‘社會改良’的道路。”

聽了楊朔銘的話,傅卓瑤大膽地迎上了他的目光。

“聽瀚之的話裏,似乎是擔心我們這些人會‘赤化’。”傅卓瑤想起了自己現在的身份,不由得頑皮地一笑,“我忘了,瀚之可是軍閥啊,而且是‘高科技軍閥’。”

“這些青年們追求的,是那種一勞永逸的強國之法,可是,真有那種絕對的、唯一的、根本性的解決政治改革的方案存在嗎?”楊朔銘笑著搖了搖頭,說道。“我並不擔心你們‘赤化’,雖然,現代中國的政治已經完全墮落,不正之風橫行甚至要甚於清末的時候,學問藝術方面更是停滯不前。然而中國的國民從來是不走極端的,只要這個特性存在,中國就不會被赤化。誠然,有一些學生歡迎並接受農工主義,但是,學生絕不等於國民。即使他們一度被赤化,也早晚會有放棄那些主張的時候。這樣說是因為國民性所致。國民對於中庸的熱愛,要遠遠比一時的沖動更加根深蒂固。”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